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精选爽文 > 燃情的岁月 > 第四十三章:浙江村的由来

第四十三章:浙江村的由来(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第四十三章:浙江村的由来

台球厅外的东平路,过了福海路就不再叫东平路,而是叫做海东路。海东路再往西的一条马路则是相对应的海西路。京都市的口语中海子指的就是湖泊,这一点从现在很多的地名中可以得出判断。

海东路和海西路之间原本有个一公里方圆湖泊的,京都南郊的凉水河曾经注入这里,只不过解放前凉水河改道,没有了活水的注入,水面就开始逐年萎缩,等到了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彻底的干涸。

从六十年代底开始,原本居住在这个湖畔的三个村子内的村民,开始逐渐的在这里建筑民居,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个拥有几千户居民的大型居住区。

八十年代中后期,大批浙江人前往北方做生意,由于这些人初期以做皮货生意为主,所以京都人将他们统称为“浙皮”。这个称谓和京都人管残疾人三轮车叫“瘸逼乐”,周边的菜农往京都市送菜的机动三轮车称之为“狗骑兔子”一样,是带着歧视的口气的。

京都市作为几朝的古都,世代居住在皇城根下的京都人,在看待外来人口的时候,总有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即便是他们本身已经快要吃不上饭了,但是这种早已经深入到了骨髓的观念,也始终没有一丝的削弱。

曾经有人说过,要想在大马路上一眼就辨别出行人是否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有一个最为简单的方法,甚至都不需要开口说话,就能够轻易地辨别出来,那就是当两个人或者两拨人迎面走过来的时候,只要是主动避让的一方,就肯定不是京都人。

这个说法听起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却无比的接近事实。虽说不能够百分百的说京都人都不会主动避让,但是这个比例绝对大于百分之九十。往好里说这叫一个地方的底蕴,说白了则是京都人从骨子里就有一种牛B劲.

形成的这个大型的居住区,由于是附近的三个村子的居民共同建设的,而且并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村子的管辖,所以这一带历来就是个“三乱”地区。

这里的三乱指的是治安乱、管辖权乱以及居住人口乱。由于没有明确的管辖权,所以在这里租住的住户只要向房东交钱,甚至连最基本的身份证明都不需要,就可以在这里住下来,由此可知这里的治安自然也就好不了。

由于一直以来上面都没有确定这里的归属,所以这里始终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只是由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根据当地的习惯将这里称之为“海子营”。

最近两年,从浙江过来做服装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他们这些人喜欢抱成一团,海子营的房屋又大多被他们给租了下来,占到了在这里租住的住户的八成以上,所以这里又逐渐的有了一个新的称呼“浙江村。”

这些在这里租住的浙江人非常的精明,而且一个个都非常的吃苦耐劳,所以他们往往是由一个人出面租下整座的院子,然后七八个人一起住进去。

那个时候的房租非常的便宜,一座拥有三间北房,外带门房和厨房的院子,整租出去的价格不过是一百多点,分摊到每个人的身上不过只有不到二十块钱,所以非常的划算。

刚开始的时候,房主们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可是等到时间长了以后,他们终于回过了味来,自己等于在无形中损失了不少的房租。要知道单租一间房和整院出租的价格可是不一样的。而那些租住的生意人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才使得他们损失了大量的租金。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虽说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十年的时间,但是北方的内陆地区,尤其是农村的人对于很多新鲜的事物的理解能力,远不如沿海地区那么深刻,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概念。

在这些做服装生意的浙江人来这里租住房屋之前,这里的住户虽然也向外出租房屋,但是基本上还处于最原始的交了钱就可以入住的方式。至于房屋出租要签订合同,根本就连想都没有想过。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时光盗不走的那个人祭奠自此勿念我爱的是爱我的那个你淘气少女变身校园一鸣惊天夜落羽纷飞姐妹撑起一片天缘未尽,情且行那些轻狂过的岁月穿越之校园霸主
返回顶部